面對對於認讀字詞的困難,到底我們怎樣由0到1?
#理解大不同 #sen學生 #照顧差異 #中文教學 #教學方法
以下方法,適合大部分SEN的學生,包括ADHD/ AD等的孩子。
首先,第一步:一定要鼓勵同學,明白每個人的理解事物的方法不同。
第二,才是真正去學習任何的事物。
小東(化名)是一名自閉症學生,從小就對認字有很大困難。
對於一般人來說很簡單的字詞,在小東眼中卻如同火星文一般難以理解。
有一次上課時,我注意到小東一直盯著黑板上的「晴」字發愣。
我走到小東身邊,關切地問:「小東,你看懂這個字嗎?」
小東搖搖頭,一臉迷惘:「我......我看不懂,實在太難了!區老師。」
我仔細觀察小東,發現他的眼神中充滿困惑和挫折,
所以決定用特別的方法來幫助小東突破這個障礙。
於是,我把「晴」字拆成「日」和「青」兩個部件,分別用圖像文字表示。
我拿出一張陽光明媚的圖片,告訴小東:「這個圖片就代表『日』字。」
然後又拿出一張青色的圖片,「這就是『青』字。」
我接著在黑板上寫下一個等式:「日 + 青 = 晴」,解釋道:
「所以『晴』字就是由『日』和『青』組合而成的。」
然而,對於部分SEN的學生而言,其實他們會偏向「邏輯」。
他們會無法理解為甚麼「日 + 青 = 晴」。
我們可以創作一個小故事幫助他們記得:有一日,有「1」個人在跳舞拉筋,
她展開兩臂「十」(畫下一個十字),然後坐在「土」地上,最後努力做了一整個「月」,因為不斷努力,最後她的心情就變得「晴」朗起來了。
小東睜大眼睛,仔細觀察我的演示。過了一會兒,他的眼中閃過一絲亮光,似乎有了理解。
從此以後,每當遇到生字時,我都會採取這種「分拆+圖像+數學+故事」的教學方式。漸漸地,小東對中文字詞的認識越來越好,那些曾經困擾他的「火星文」也逐漸變得清晰可辨。
0 留言